搜索内容

close
新闻

NEWS 新闻

何友和:“坚持”让我们走到了现在

发布日期:2014-04-07 阅读量: 1222作者:冠星王

《陶瓷资讯》  赵梦笑/记者


冠星陶瓷企业集团:旗下拥有罗马利奥磁砖、格仕陶磁砖、冠星王陶瓷等三大知名建筑陶瓷品牌。在广东省建设有两大现代化、园区化大型建筑陶瓷生产基地。其中位于广东清远源潭的新工业园占地800亩,总投资 5.3亿元,将分两期工程共建设13条陶瓷墙地砖生产线。)


至今难忘的是那段比较艰苦的经历,这些经历可以让企业居安思危,当困难来的时候多一些经验应对。



何友和


2003年何友和从销售正式转为全面负责冠星工作的时候,接手的是一个风雨飘摇的企业。当时,正值非典时期,冠星可谓内忧外患。

时隔多年,他所领导的冠星企业早已经在坚持中度过了那场危机,并一直稳健前行,是行业内为数不多的一直稳健发展的企业之一,旗下罗马利奥磁砖成为了仿古砖行业前三甲品牌。回忆在企业内忧外患,四面楚歌的时候正式掌舵、那段力挽狂澜的经历,他说,压力大,但没有选择,当时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外界用有韧性来评价他。他自己认为,是坚持和耐性,让他和冠星走到了现在。

 

压力下的谋变带来机遇

 

何友和今年40岁,在陶瓷行业里大型企业的掌舵者中算是非常年轻的。他的入行,与父辈有关。1992年,21岁刚毕业的他就进入了南海西樵大岸村的村办陶瓷企业做销售科长,他父亲是该厂的厂长。一直到1995年底,他父亲和叔叔一起在广州花都承包了一间只有两条生产线的厂,这也是最早的冠星厂。

最开始的冠星与很多厂一样,生产的是300×300(mm)的红底抛光砖,并无多少优势。这种企业在当时也不在少数,竞争当然非常激烈,价格战场厮杀惨烈。规模小、技术落后、价格受市场行情制约,于是,他们开始寻找出路。当时,水晶砖的市场非常好,蒙娜丽莎等一批大厂生产的都是二次烧成的水晶砖。冠星的资金实力和设备都比不过人家,何友和说,当时厂里的设备和实力也不允许他们把窑炉改造成两次烧,就尝试研发一次烧。一次烧的光亮度没有两次烧好,但耐磨度要比两次烧好很多,釉面和坯体結合好,不容易产生龟裂和脱釉,而且釉面平滑細膩。没想到这样的另辟蹊径,开发的500×500(mm)一次烧成的水晶砖,在市场上大受欢迎,冠星企业更是因此在行业内声名鹊起。

冠星做的一次烧成水晶砖,有一部分是有光的水晶砖,也有一部分哑光的砖。当时生产哑光砖的企业不多,这也是以后他们做仿古砖的影子,因此有了最初工艺技术的积累。1999年,马可波罗的仿古砖刚在国内崛起。何友和去意大利博洛尼亚看陶瓷展览后大受启发,他发现意大利的装饰潮流与国内完全不同。国内当时是抛光砖、水晶砖大行其道,国外反而以哑光的、有点历史痕迹的瓷砖为主。他认为未来的中国也会跟欧美的潮流靠近融合,仿古砖应该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当时,冠星已经通过产品的畅销而有了一定的资本积累,慢慢做出了声色。在1999年前的两年时间,冠星接收了佛山三水一家厂,承包了小塘的一家厂。由于全部是乡镇企业,设备不怎么新。他看到意大利陶瓷工厂的窑炉等也只有八九十米,冠星的窑炉非常接近,而且仿古砖产量不大,不用很大的压机等大型设备,而冠星的设备做仿古砖很合适。1999年8月,冠星集团投入巨资,正式进军仿古砖领域,由此罗马利奥磁砖品牌诞生。2000年8月28日,“罗马利奥创新时尚洽谈会”在佛山南海西樵山举行,吹响了大力进军仿古砖的号角。此时的国内,还是抛光砖厂的天下,除了同样被迫选择的马可波罗已经在仿古砖行业崛起,并没有几家厂家真正关注和生产仿古砖。

 

长风破浪会有时

 

随后的几年时间,冠星虽然在行业内名声渐起,却因为种种原因陷入了困境。何友和真正掌舵冠星就是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时期。至今回忆起,他都说那是他这么多年来最难忘的记忆。当时的冠星风雨飘摇,他用内忧外患这个词来形容。

2003年,因为各方面原因,冠星已经走到了一个绝境。何友和回忆说,一是当时正值非典,市场行情并不好,客户和供应商的信心不足;第二有些股东要退出,股东重组,资金链比较困难;第三是企业内部的生产设备、生产管理、产品质量等都出现了问题,工人情绪等受到影响。社会上开始有冠星面临倒闭的传言,不少供应商和经销商纷纷找上门来,甚至牵扯出了官司。

一直从事销售工作的何友和在股东重组后接管冠星全面的工作。当时的企业已经资不抵债,压力可想而知。但是他深知,没有选择的余地,没有退路,只许成功不许失败。他说,失败了后果想都不要想,要么就是走路,要不就是负上很多经济上带来的法律责任。只能沉着应对,首先稳住阵脚,坚持走下去,才能度过难关。

所幸,当时包括罗马利奥磁砖总经理王贵苏等一批核心骨干还在,他们全力支持工作,不离不弃。接下来,他带领这些骨干,一方面做供应商和员工的工作,一一安抚;另一方面,开发市场,稳定产品的质量。虽然,当企业面临如此困境,不少客户并不买账。但仍然有一批老客户还是坚持和企业一条心地走了下来。正是在困境下的坚持和耐心,在团结一心境况下,最终度过了难关。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经过2003的困境和转制,2004年后的冠星企业开始走出了一条新路。

这段经历让何友和终身难忘,他说,这些难忘的经历可以让一个企业居安思危,等困难来的时候多一些经验应对。正是这种居安思危,冠星在2004年以后一直是一步一个脚印,稳健而行。

 

稳步扩张 扬帆前行

何友和认为,仿古砖要形成自己的知名度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很有耐性地慢慢积累,等待产品组合越来越成熟、产品个性形象越来越鲜明、销售渠道网络越来越完善,口碑在消费者和设计师群体中才会越来越好。

随后的两年,是冠星企业在专业化道路的坚持中全面提升的时期。罗马利奥产品展示中心开张,营销峰会成功举办,出口激增,并于2006年在全国开展了声势浩大的“终端升级”活动,品牌形象和产品品质有了大幅提升。而冠星2003年推出的纯中国化的露华浓品牌,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在行业内崭露头角,成为与罗马利奥差异化明显的特色仿古砖品牌。加上以瓷片和抛光砖见长的冠星王品牌,冠星陶瓷集团下的三个品牌齐头并进,销售一路飘红。

2007年开始,冠星开始了稳步扩张前行的步伐。1月,罗马利奥营销中心由三水迁入华夏陶瓷博览城的冠星陶瓷企业集团“瓷源”博览营销中心。11月,冠星企业清远生产基地破土动工,首期投资2亿多元。

2008年1月,为进一步与国际接轨,冠星将“露华浓”升级为“格仕陶”。

目前的冠星在广东省建设有两大现代化、园区化大型建筑陶瓷生产基地。其中位于广东清远源潭的新工业园占地800亩,总投资 5.3亿元,将分两期工程共建设13条陶瓷墙地砖生产线。现有包括仿古砖、抛光砖砖、瓷片内墙砖、各种墙地砖拼花腰线等共120多个系列,共1000多个品种的高档建筑陶瓷制品。

业界形容冠星,多用一个“稳”字,何友和说,更多的是坚持和耐心。在什么阶段做什么事,不能够一味追求发展速度和规模。

现在,何友和几乎每周都和高层们抽时间聚一下,交流心得和看法,提出发现的问题和对未来的规划,通过碰撞交流,达成共识。这些人中,很多都是这么多年来一直陪着他走过来的,彼此感情深厚,很有默契。管理层的稳定和对企业的忠诚也让冠星在变幻莫测的市场中能够团结一心坚持走下去。同样,冠星的经销商中也有许多是一直伴随他们成长的,比如武汉、北京、天津、大连、沈阳、哈尔滨、海口等城市的经销商,从一开始就是他们的客户,这么多年来对他们依然不离不弃,共同进退。许多人现在着力培养下一代继续做他们的品牌代理。

有耐性,肯坚持,让冠星一步步走到了现在。有过困境,所以面对市场冷冬时可以多一分从容淡定,在市场火热下,能清醒认识,不盲从,不急功近利。

 

面对面:

 

何友和从事销售出身,却对产品和设计情有独钟,对美的事物有着天生的喜爱,他说这是爱好。

 

《陶瓷资讯》:何总,您好!冠星企业一直将仿古砖作为集团的龙头产品,目前你们有多少条仿古砖生产线?

何友和:一共6条,最开始是一条,我们最早做的规格是528x528(mm),后面就慢慢开始做了316、618、210等规格,这些到现在都是比较畅销的。这其中包括我们最早的那些款式,从1992年到现在有11个年头,部分还是畅销款。当然只是一部分的型号,不是全部的。

 

《陶瓷资讯》:这么多年了,依旧在市场上畅销,这些产品为什么会有这样持久的生命力?

何友和:仿古砖本身是有其特性的。它不单是追求新,因为它做出来的感觉已经是有一种历史的痕迹,它的持续性就会长一些。当然随着陶瓷工艺的成熟,随着家居文化的演变,仿古砖的更新换代在不断发生。只不过这些产品,我们企业品牌,经过十几年的沉淀,也有一定的优势。每年的产品都有创新,产品结构比较丰富,工艺技术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原来的物理层面上有变化,比如吸水率,从10到6慢慢做到百分零点零1以下了。从整个规格上也有很大的变化,从最小的10X10(mm)到现在800X800(mm)、600X1200(mm)。风格上也有很多变化,之前是哑光和釉面,到后来的撒干粒,柔抛,半抛,全抛。这样仿古砖的阵营就很强大了。

 

《陶瓷资讯》:大家都说何总对产品的把握的很好,您为什么会喜欢产品设计?

何友和:这也是个人的爱好,喜欢它才会做的好。其实,个人首先也是对这个行业热爱,对美的东西比较关注,也了解一些设计的方向,潮流。所以,对装饰很有兴趣,也有灵感,慢慢看多了喜欢了,越喜欢越爱看,像行业的高端展览,我都要去看。

 

《陶瓷资讯》:您经常有去看展会,那您觉得我们国家的仿古砖和意大利的仿古砖的差距在哪?

何友和:我个人觉得差距是在设计。当然这种设计不是简单的图案,花纹,颜色上的设计,它是一个很重要的部分,包括整个呈现产品或整个生产流程里的一种实现。工艺上会很专业,需要很长的时间弄到它接近完美,国内就还差一点,包括配套方面,空间的营造,层次还是有一段距离。如果单一从量化和检测的品质上差距还是不大,整个美感上,每个细节,和工艺都不大。

 

《陶瓷资讯》:国外的设计融合了很多元素,包括服装等,设计出来的产品感觉就是要好一些。但是,中国很多设计师也一直很努力地在学习,您觉得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个差距出现的?

何友和:不同国家的工艺和设计不同,中国目前还是大发展的时候,比的还是市场规模和发展速度,只是现在,由于沉淀的不够很难出精品。国外的品牌,像蜜蜂,我记得是1874年就有了,而我们国家最古老的仿古砖品牌才十几年,这就是差距。主要在于不够精益求精,有点浮躁。国外做好一个产品可能要花个两三年的时间,然后能卖一个很长很长的时间。不过,也不是不能讲究效率。主要是我们的耐心比起人家稍微少了一点,还是欠一点火候。

 

《陶瓷资讯》:我们的耐心少,您觉得是不是因为国内的陶瓷产品更新快导致的?

何友和:不是说中国的陶瓷更新快,而是中国整个行业都这样。为什么更新的快,因为做的还不够绝对的精,所以才快。如果这种完美是从一片砖的成色到空间的营造都很精致的话,更新的速度就会慢了下来,这样的一片砖可以卖十多年了。

 

《陶瓷资讯》:您从事仿古砖行业多年,您觉得哪些产品是经典的?

何友和;整个行业实际上只能说它简单的一个发展流程。比如我们一个产品卖了12年,到现在量不比当时少还要多,就是原来这种哑光的釉面砖带有点古香古色的味道。工业上相对不是那么复杂,有它的独特之处。比如说我们当时做的圆边,不用磨边的,到现在它也是工业上的一个特点,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卖点。后来仿古砖吸水率是0.05以上,这种通体砖,比如我们铺这种从底到面都是一样的,它的应用范围就广多了,因为它的品质决定它的硬度,这种随意切割,抗冷的应用广泛性就控制住了,再后来这种工艺上的变化带来的装饰效果的变化就有半抛的。半抛的当中抛的方法不同,它的光感就不同,所以装饰出来的效果就不同,到现在把这种全抛釉的也在仿古砖里应用很广泛。到现在的新的喷墨打印对仿古砖也好,对别的产品也都有很强的生命力。在后面两三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可以将仿古砖带到一个新的高度。这是一个很大的推动力,随着仿古砖在工艺上,装饰风格上,表面处理,手段的应用等的发展,会使仿古砖的市场占有率越来越大,因为它的纹理、色彩上还是优于玻化砖。它的运用场所,装饰效果都很有优势,这也是我们铁下心把仿古砖做到底的一个原动力。到现在也见证了仿古砖市场越来越广阔。

 

《陶瓷资讯》:今年大家普遍反映市场不好,你们的销售情况怎么样?

何友和:还行,但是还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现在我们跟很多做中低端产品的厂商交流时候,很多企业都在亏损。说到底,我们的销量还是像正常一样的盈利。在市场不好的情况下,我们品牌的魅力也发挥了出来,整个市场网络很稳、很健康,经销商对于我们的每一个举动也很有信心,紧跟着,哪怕什么困难大家都有信心,哪怕是市场再不好,也会保证不会掉队,不会退货,这也是比较欣慰的。

 

《陶瓷资讯》:业内认为,明年的市场依然比较困难。在这样的一种情况下,明年你们有什么发展计划?

何友和:明年市场不太好还是要加强巩固,包括新的工业园也要投入生产。今年我们的产能压力不算很大,由于之前佛山陶瓷产业的转移,我们的产能遇到很大的困难,那么明年新的工业园投产将是一个很大的帮助,又是一个很大的压力,因为产能上有成倍的增加。当然我们就有可能在外面的生产就转到新的生产基地。这是比较重要的一部分。

明年对整个产品方面的确认应该是清晰明朗的。除了将推出一些技术含量、比较高端的产品来提升我们品牌的高度,也会推出一些物美价廉、性价比高的产品。市场方面也会积极举动去推动。


(何友和:1971年生于南海西樵。曾入读华南理工大学无线电子技术专业。1992年进入西樵大岸陶瓷砖厂做销售科长,1995年跟随父辈开创冠星陶瓷。2003年正式掌舵冠星企业,现为冠星陶瓷企业集团董事总经理。

提交成功!

在线留言

ONLINE
MESSAGE
留言左图